自2023年10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門聯合發布《算力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》以來,中國算力基礎設施建設邁入快車道。國內數據分析機構月狐數據21日發布報告稱,我國算力基礎設施規模迅速擴大,效率顯著提升,并廣泛應用于各行各業,展現出強大的經濟帶動能力。
早在2022年2月,我國已前瞻布局,在京津冀、成渝等八地啟動國家算力樞紐節點建設,并規劃了十個國家數據中心集群,標志著“東數西算”工程正式啟動。這一工程促進IT設備制造、信息通信、基礎軟件、綠色能源等產業鏈全面發展,并顯著提升了國家的整體算力水平。
算力基礎設施快速發展,有助于搶占人工智能時代科技制高點。它通過發揮對經濟發展的乘數效應,助力我國制造業實現彎道超車,同時以多元化的應用場景深入日常生活,激發消費潛力,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。
例如,在AI賦能的新商業生態中,“AI+電商”成為消費領域新亮點。據月狐數據分析,主流電商平臺已嘗試將AI與交易全流程結合,未來有望更進一步解決商家和用戶的痛點。AI正逐步滲透商家與消費者交易的全流程,有望實現消費分化背景下的新增長點。國內頭部電商平臺通過引入數字人直播、AI導購助手等創新應用,不僅提升了用戶體驗,還大幅提高了交易效率,展現了AI技術在電商領域的巨大潛力。
此外,AI在視頻制作領域的應用也日益廣泛,降低了制作成本,縮短了制作周期,提高了生產效率。月狐數據認為,在電影制作成本仍然高昂的背景下,未來AI在制作流程中發揮價值的潛在空間巨大,隨著短劇時代視頻內容創作門檻降低形成的廣泛生態,未來AI生成視頻成熟后影視制作“人人可參與”將有新可能。
在硬件生產方面,AI智能硬件市場呈現百花齊放態勢。根據月狐數據,2024年暑期,AI智能硬件迎來一輪密集性上市,“AI+”成為智能硬件廠商集中營銷的新賣點,各類傳統設備均迎來了“AI+”升級,覆蓋傳統的PC、手機、教育硬件等,除此之外,新型智能硬件如AI辦公本、AI智能眼鏡等也在近期相繼涌現。從傳統的PC、手機、教育硬件到新興的AI辦公本、AI智能眼鏡等,各類智能硬件紛紛加入“AI+”行列,實現了智能化升級。這些智能硬件的商業化銷售正處于高速增長階段,用戶滲透率持續上升,為市場帶來了新的增長點。
展望未來,算力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將持續擴容,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力量。據相關測算,到2025年,我國算力核心產業規模有望達到4.4萬億元,關聯產業規模更是高達24萬億元。來自中國信通院的測算顯示,算力中每投入1元,將帶動3元至4元的GDP增長,充分彰顯了算力基礎設施在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。
綜上所述,月狐數據認為,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,其帶來的乘數效應正在逐步顯現。未來,隨著技術不斷進步和應用場景持續拓展,算力基礎設施將為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強勁動力。